本報評論員
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。10月21日,2025半導體材料產業發展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(德州)大會成功召開,大會以“芯”為媒、以“智”會友,是德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舉措,必將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活力、注入新動能。
集成電路產業被譽為“現代工業的皇冠”,人工智能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引擎。近年來,德州市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起勢發展,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加快推進。
但也要看到,我市仍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階段,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,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、全而不精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。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圓滿收官與“十五五”規劃謀篇布局的歷史交匯點,能否抓住集成電路、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機遇,推動產業向新質生產力加速躍遷,對于我市加快動能轉換、建設現代化強市具有重要意義。
搶占新賽道、擘畫“芯”藍圖,企業是主體,核心引擎是創新。德州得以建設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,離不開有研、先導、英望、威訊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落地,我市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上的長足發展,同樣離不開華魯恒升、索通發展等企業在“智能工廠”方面的不懈探索。
聚焦新賽道持續發力,必須更加主動靠前做好優質服務,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,以更大力度支持集成電路相關企業高質量發展,引導更多企業擁抱人工智能創新應用。特別是集成電路方面,要持續延鏈補鏈強鏈,加大項目招引力度,推進“以商招商”“以鏈招商”,按照全周期、全要素理念推動產業體系建設,大力培育鏈主型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以及隱形冠軍、單項冠軍企業。廣大企業家要把準市場風向,努力在投產達效上下功夫,舍得把真金白銀花在人才引進、技術研發、成果運用上,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問題,鍛造一批“撒手锏”技術,推出一批有競爭力的新產品,努力向價值鏈更高端攀升。
政府超前規劃引導、科學政策支持,市場機制調節、微觀主體不斷創新,“有形之手”和“無形之手”共同培育,新質生產力才能更加迸發。點亮“芯”火種,鑄就“芯”引擎,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破除阻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制機制障礙。要精準對接產業需求,及時出臺、調整優化政策舉措,更加有效地提供要素保障,竭盡所能支持企業加快發展。要想企業之所想,急企業之所急,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,打造全鏈條、全天候、全過程為企服務生態,政企同心奮力推動集成電路、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當前,德州市正在編制“十五五”規劃,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都是規劃中的戰略重點。相信只要我們保持定力、把準方向,堅持以新質生產力更好賦能高質量發展,朝著既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前進,德州經濟航船必將乘風破浪、行穩致遠。